2006/2/12
今天來是來參加元宵的活動的,有一些繞境跟擺瞑的慶
典,下午帶了學弟妹參觀環境之後,有一些感慨,就是
馬祖人對於建築地都一定要蓋滿,不留餘地,這當然是
克勤克儉的習性造就的現象,但是讓未來的景觀更隨著
水泥加蓋更顯得嚴重擁擠。水泥化的問題也很嚴重,相
較居民自己做的道路而言,鄉公所做的消化預算石板路
就使用了許多水泥,把石板之間的縫隙都填滿了水泥,
居民自做的道路就只有重點固定水泥而已。
但中原團隊一直以來是居於被動狀態,也就是社區有需
要規劃什麼才去幫,並不是找好一個點,然後說可以幹
嘛的模式,而是社區較主動去找這些可以改造的點,這
可能也是團隊不夠了解社區的需要所致。
而張主任那裡倒是朝海堤那裡去發展,把馮伯伯的漁寮
給租了下來,一個月XXX元,四個人合資去搞一些可以
吃,可以喝的店,今天倒是很順利的把五十幾年的牆給
拆掉,剩下上面的圓形鐵皮跟矮牆,我在旁邊觀察紀錄
著,剛好張主任相機記憶卡滿了,我就幫他拍拆掉的過
程,他請我幫他想八卦牆要擺在那裡,我在那裡想了很
久還是想不出來,因為擺那裡好像都可以,後來發現他
們整理好的平台,好像有點高度不足,看不到沙灘,建
議張主任要墊高,可以弄成比較有斜度,高個二十公分
,搞不好就看的到了。不過這樣的漁寮似乎是個新的做
法,看到許多鄉親在圍觀,提出他們的意見,不過就可
以看到沙灘的高度而言,旁邊那棟老房子的view反而比
較好。
張主任的茶屋那裡有些變化便是本來我設計圖上畫的要
隔開道路的長木條,被張主任聽去轉化成現地可以取用
的材料,也就是運送石材用的木箱底座,雖然是滿吃驚
的轉化方式,但其實那種氛圍有達到之前所期待的情境
跟效果,所以覺得這點還滿感動的。
仁愛市場今天也在動工了,是年前跟年後都風浪太大無
法運送,今天才運來組裝,不過一開始大家看了好像都
不大能接受,後來也就習慣了,因為先做了再講嘛,先
動了再修改,算是一個比公部門處理的方式更好的一個
案子,只是可惜沒跟到最後,讓之前參與的部份跟之後
的設計有所誤差,櫃檯數量也沒到達該有的數量。
閒置空間再閒置
許多空間在整理之後,重新面對再被堆放雜物的命運,
像是海角新樂園等一些舊房子塌陷整理出來的地,但在
規劃整理的時候還來不及去想這塊地要做什麼,因此十
分可惜,很多軟體的東西未去進駐,也造成本來閒置的
空間再閒置下去。
協會目前便是慢慢去想,慢慢去做,朝永續方向發展,
雖然在之前發包海濱公園停車場的部份,協會跟公部門
有勇氣說拒絕,而且目前是再二次重新規劃,再二次發
包。中原團隊打算以做模型討論的方式去跟社區溝通討
論這件事。
跟公部門的對立及意見相反也是鐵板社造的原動力,公
部門做的東西通常只開一次說明會,就直接發包了,並
沒考慮居民需不需要,是時候重新檢討並運用社區營造
的動力去做這些空間的設計與改造。
晚上參加繞境鼓板隊,有繞到中興嶺,那邊也是有鐵板
的居民喔,一邊打鼓一邊放各家提供的鞭炮,過節氣氛
十分熱鬧,學弟妹在廟旁幫忙燒金元寶。更晚則是海浪
花老闆的老大有喜事在請客,我們便去吃宵夜,有許多
懷念的好菜,吃習慣了鐵板的菜,離開這裡的時候總會
想念這裡的菜餚。
- Feb 12 Sun 2006 00:54
鐵板研究日誌2006/2/11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