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
今天應該算是個到處吃軟釘子的一天吧,本來想去找陳老伯伯的,不過
他正好在忙沒空>
,我問他生意怎麼樣,他說馬馬虎虎,以前生意比較好,不過現在也算
不錯了,他倒是有提醒我仁愛新市場是民國六十八年蓋的,舊市場是五
十二年蓋的,二者相差了十六年,時間線在上街清楚的畫了一條界限,
很明顯,不過只存在人的記憶中,到了下一代可能一切都被淡忘了。
阿山哥說他都有上馬資網,還有上網專線,他偶而會上馬資網看看,鐵
板的上網普及率倒是滿令我訝異。市場以前廣場是一個戰備道路,都是
泥土地,二條輪胎可以過的路。以前都是地瓜田,馬報旁有個防空洞。
不過不知是不是號召人去上網發表意見是不是也會沒人去??馬資網都沒
人在留了.....。但是大家都有在看,有在留意,不過留言的人真的很少
或許社區得重新再思考什麼樣子的議題會讓社區成員有所動員?好比安全
性的議題,社區巡守隊,也就是過去的婦女民防隊的再組成??
因為昨天吃了很多軟釘子,今天就不太敢主動去找人家,後來看劉伯伯
比較有空,就去打擾他問了些以前商店街的事,他記憶力很好,以前的
有些附近的店名都記得起來,對於街上那家店賣什麼都記得一清二楚,
以前舊市場那邊都是開雜貨店,整個鐵板開了十幾家雜貨店,競爭多,
只能薄利多銷,賺的也不多。商店大多是吃的、撞球、雜貨店、卡拉ok
,比較特別的是程伯伯以前開的是做証件,還有中一排骨以前開的咖啡
店。
下午去拜訪村長家,可能他忙著出去吧,於是做了些建物訪談他便走去
找人了,只好問他夫人,他夫人後來倒滿熱心的,不過因為他以前住下
街,所以只知道個大概,他們家以前是開小吃店的,看了老照片還建議
我去某個角度拍。不過後來晚上帶小朋友去量,他們可能太晚而且現在
不是店面所以不方便讓我們量....orz,只好跟他們說對不起打擾了,
並且說明清楚主要來意是來做論文的調查資料,夫人才比之前了解。
去中一排骨訪談李秀華小姐時,倒聊了一些目前鐵板社造的一些狀況,
讓我更了解一些困難點了。李小姐都有上馬資網,還有個人專用電腦,
算是今天調查比較順利的一家吧,可以說碰了釘子碰了一天,終於碰到
很配合的居民,真的很感動....。李小姐講了滿多建物以前的情況,不
過我覺得還可以再去問一些細節處,像是以前房子的特別處,還有上街
老照片尾部可以看到他們那一家,都可以再去細問,不然也就直接請李
小姐在網路上回我也ok。
後來去鐵板工作坊的阿嫂家,他一個人住,也是對我們很親切,訪問也
講了很多,後來量好還順便幫他計算坪數,大約估計有三十幾坪,不過
因為建地是長形的,所以看起來很狹長。他們家還有留著木梯,也是有
改建過,但還是有鐵板過去一切從簡的味道。
在阿嫂家測量的時候,國中生林品柔加入了我們的行列,他後來說要去
測他家,他家在下街,而且房子很大,滿挑高了,雖然我想,這不是在
我這次調查的範圍裡面,不過還是覺得可以去看看,沒想到是海邊那棟
白色鐵皮屋頂的,裡面倒是還保留著大木構造的建築,只是後來沒錢換
屋瓦,他們覺得還是屋瓦舒服,但是後面屋頂低,小孩子常會丟東西上
去,屋子的右翼是閒置空間,屋頂失修漏水。倒是覺得有點像在中社的
感覺,也就是古厝內有良好的生活機能,這家有這種潛力吧,政府補助
四十%,不過算一算會有八十%(劉老師說的),屋前養了一條狗跟貓,可
以說住的很舒服很大很好,看林品柔健康的樣子,我都想來鐵板這裡住
了。
晚上找了下劉老師,覺得有必要報告一下進度,結果算了算,我還有上
街十幾家調查還沒做完,立面有缺。不過倒是講了一些協會目前的一些
動員難題,像是村裡多是公務員,閒置人員少,沒辦法全天都去做,只
能挑假日等等。之前提過的薯藍也有,也照了相,據說是可以染衣服或
拼布等媽媽可以做的,拼布有些媽媽眼力不好不能做,請人來教時間配
合也不易。伊堤發展相關產業,像是民宿等,都面臨了人才的問題,伊
堤只有一個人做,很辛苦,也需要培養人手。
媽媽部份的議題其實大家都想很多也po很多了,類似像是砂的再利用,
植物染,貝殼再利用都需要有老師來教之外,其他就是小吃跟老人送餐
了。爸爸跟小朋友的議題少了許多,民宿其實是可以做的,但是找不找
的到中生代或青年來做??也是個問題,現在親子圖書室、課後輔導才藝
也應該是可以做的,因為鐵板小朋友不像都市小朋友要補一大堆才藝,
很可憐,都市小朋友其實太過成熟,鐵板小朋友純真,有活力,有十分
的不同,這也是要接觸久了才會看到的事情。
- Nov 01 Tue 2005 01:38
一個人又在馬祖的第五天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