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1/2



今天吃飯的時候跟國小老師聊,他們說有去看鐵板社區的網站,然後就

直接跟我討論,其實我應該去找認識的人去做每家戶的訪談比較快,不

然會做不完,後來去問劉嫂,他就建議我去問幾個人,做比較詳細的訪

談,因為像我這小毛頭,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不認識的人誰會理

我啊??於是劉嫂一通電話便叫我去找梯餅店的林鼎軒老闆,說舊市場那

區他很熟,可以問他,於是到了36號,問了林老闆很多問題,等於週邊

這幾戶都問他就是了,不過林老闆真的對那幾戶的情況很了解,不愧是

土生土長。


再來就是去拜訪修皮鞋的程伯伯,首先問他那裡有沒有老照片,他回答

說他那裡都是客戶拿回去了,沒剩下來。後來問他街上那幾戶,他倒是

對水井跟之前的平面配置很清楚,這次是問對人了,不過對年份的記憶

比較記不清楚,接下來還會再去麻煩他回憶一下就是了。


有趣的是,現在鐵板人還會用米來去計算土地的租金及價錢,還會用地

瓜種植寬度去計算土地面積,這可以算是在上街很特殊的一點,不知道

下街是不是這樣子,我來這裡這麼多次,是第一次聽到這種事情。然後

上街有個狀況是,以前都是地瓜田,開了一條路也就是上街後,原來的

田地順序被打亂,也就是本來是橫向排列的田地,因為路是開直的,所

以變成會重新排列重組,而土地問題在這幾代吵的很兇,因為你住的房

子上面,有一部份是人家的地,而以前人大多是買地上物,地是跟大地

主租來的,所以你住在上面,還要每月付他們租金。所以這一代就把一

部份的土地買回來,而剩餘的土地是隔壁的,再跟隔壁的換回來,讓現

今房子的範圍內的土地,都變成屬於自己的,讓土地糾紛不要影響到下

一代,所以再過個幾十年,現在這種狀況也會看不到。


鐵皮屋是在那時大陸沒開放,師傅缺乏急就章下所興建的,而且大多不

是營造廠所蓋的,是自己找人加蓋,所以大多沒有建照。

而在今天馬報社論也預言未來鐵皮屋會慢慢消失,在未來追求生活品質

之下,會回復以前屋瓦的老房子樣式。所以我的論文在這些大環境背景

前提下,顯的有價值了,這是一種對於一個逐漸興衰的村落的記錄跟經

驗傳承,這個村落有機會風華再現嗎??這是得靠居民有自覺跟共識的凝

聚。



所以到現在共調查了二十六家,總共是三十家要調查,所以還差一點,

而且還要再補齊立面的部份,應該預計星期日會好吧。



這時剛好天色變晚,孩子們在街上玩耍,打起羽毛球來了,這讓我想起

胡寶林老師在永康街推的遊戲巷概念,似乎在這裡落實了。

孩子們就在1+6公園那裡玩起捉迷藏,其他人坐在街上的椅子看二位小

朋友打羽毛球,正好原本空盪盪的街角,這時形成了孩子們的遊戲場。


我童心大起,跟幾個孩子玩起紅綠燈來了,不過不知道以前傳統福州遊

戲都是怎麼樣的??在這裡住了好幾天,來了好幾次,真的覺得自己就像

是半個鐵板人了,很想學點當地的風土民俗,不過小孩子跟大人的文化

斷層過於嚴重,可能到下一代的鐵板人都不會講福州話了,很多歷史的

東西都會完全不見,這裡,或許正是馬祖傳統文化消失的一個縮影。


而之後可能可以去請教老人家傳統福州遊戲怎麼玩,再教小朋友玩,再

做記錄,放到我以後的情境上面,也是一不錯的主意。


我一個小毛頭,來到這裡,或許也正因語言不通,人生地不熟,才笨笨

的去碰觸這社區不同的事,雖然碰到許多挫折,不過也碰到很多很直接

很真實的反應,像是你問這個伯伯,他不告訴你,因為他可能跟別人有

心結還是什麼事,所以他不會對你比較友善。而我不懂,找不熟的人都

會碰到這種狀況,所以才會吃了許多軟硬釘子,當然,久了就知道要找

對人會比較好。


鐵板的未來仍富有許多爭議,有些人是說儘量恢復自然風貎,有的人要

觀光,當然這二者會取得一個平衡點,但是拉扯的力量一定會很大,研

究鐵板的歷史,主要是為了「通古,鑑今,曉未來」,誰能保証未來鐵

板的面貎是如何??之前中原規劃好的硬體,如今因為經費跟政治考量而

停滯下來,鐵板是不是要重新思考軟體的部份了,軟體的部份因為人力

跟時間不能搭配,那是不是可以像網友提出的建議,運用阿兵哥休假時

間來教才藝??我想這個都是可以大家一起來思考的,畢竟沒人會樂見自

己的家園變成日漸與傳統脫節的平凡小村.....。



這是今天有個小孩在丟牙喔~有人可以提供怎麼丟會牙齒長的好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c22 的頭像
    tc22

    tc22離人邊界

    tc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